吴奈 发表于 2005-3-12 07:13

看图识中药——绞股蓝

<P>    绞股蓝,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节上有毛或无毛,卷须常2裂或不分裂。叶鸟足状,常有5~7小叶组成,小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形,有小叶柄,中间小叶片长3~9cm,宽1.5~3cm,边缘有锯齿,背面或沿两面叶脉有短刚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花小,直径约3mm;花萼裂片三角形,长约0.5mm;花冠裂片披针形,长约2mm。果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绞股蓝中药名为七叶胆,又叫小苦药、公罗锅底,小母猪油等。在日本,被誉为“福音草”。全世界已知绞股蓝有13种,我国占11种。主要生长于海拨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丘陵、山坡和石山地区的阴湿地带。在山涧林下、灌木丛中以至路旁草丛中,绞股蓝到处攀援或匍匐,世代繁衍不息。</P>
<P>  祖国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无毒。民间多用于消炎解毒、止咳祛痰,夏季采其茎叶煎水可作清凉饮料。绞股蓝最先记载於明朝(1406年)朱棣所著《救荒本草》一书中,已有描述:“生田野中,延蔓而生,叶喷水甜,救饥”,表明可大量服用,绞股蓝且无毒性。除了医疗价值外,还具有保健功能。
  绞股蓝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皂甙、维生素和氨基酸。研究表明,绞股蓝活性成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对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患、糖尿病、肿瘤等病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制作保健饮品饮用,味道纯正且极具保健价值,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被誉为中国“南方人参”“抗癌新秀”。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2 7:14:52编辑过]

水无情 发表于 2005-3-12 11:56

吴先生这一系列的药用植物图谱真是精彩,不但增长见识还赏心悦目,难得!!!

阿琳 发表于 2005-3-12 13:23

每年都采,晒干后保存,防癌并清凉带补。

万松书院 发表于 2005-3-13 13:47

<P>得到水版的肯定,那必定是好。</P><P>继续,我来配文。</P>

水无情 发表于 2005-3-13 14:09

有了吴先生的美图和万松先生的详解,对于我们这些外行学习起来就更容易了

万松书院 发表于 2005-3-13 23:57

<P>向水版学习,水版的摄影照片那才叫绝。</P><P>绞股兰:葫芦科的植物。</P><P>在近代发现了绞股蓝里含有人参皂甙的成分,这以后身价就提高了,有点攀亲的原因。</P><P>如果把绞股兰当成补药,那就错了。清中带补到是真的,叫“清补”没错的,“清”字在先。</P>

万松书院 发表于 2005-3-14 00:21

<P>绞股蓝:苦,寒,清热解毒,止咳去痰。这是它的药性,不是补药,清中带有补益成分。</P><P>我所在的单位,一边离群山不远,中午时分,常有人上山去采绞股蓝,搞笑的事有二:</P><P>一是把乌蔹莓当成绞股蓝采了回来,速度快,而且数量多,洗干净后挂起来,风里飘着很好看。有的偷懒,自己需要,却又不肯劳动,叫下属去采,采回来的自然是乌蔹莓了,风中一吹,一干,之后日日泡茶喝。不过反正都是清热解毒,对高血压都有点临时效果。</P><P>二是药用是根,大家都采叶与藤茎,这倒好极了,不伤害生命,还会发芽生出藤,茎,叶来的。</P>

万松书院 发表于 2005-3-14 00:47

<P>杭城名医何任:是原浙江中医学院的院长,[[金匮要略]]的研究专家。</P><P>何任曾治疗一位扁桃体癌患者:在养阴药和清热解毒药的配合下,大用绞股蓝60克和米仁60克,治疗达四年之久,得以治愈。可见的绞股蓝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口腔,咽喉部位有效。</P><P>花友记住,是采根入药的。</P>

素心 发表于 2005-3-14 02:28

乌蔹莓确实很相象,而且到处都是,马路边、绿化带。。。

懒猫 发表于 2005-3-14 12:31

长见识了, 吴奈的照片和万松书院的解释简直珠联壁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看图识中药——绞股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