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行花卉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059|回复: 4

大岩桐的养殖方法及除害~文字转载自百度百科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9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白山
本帖最后由 绿阳 于 2013-1-19 19:56 编辑


文字转载自百度百科~
大岩桐
       大岩桐,又名落雪泥,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球根花卉。株高15厘米至25厘米,大岩桐的植株小巧玲珑,叶茂翠绿,花朵姹紫嫣红,园艺品种繁多,有蓝、白、红、紫和重瓣、双色等品种。每年春秋两次开花,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的理想盆花。
    大岩桐株高15厘米至25厘米,而花径可达6厘米至7厘米。原产巴西,野生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热带高原地区,故它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忌阳光直晒,怕寒冷,喜大肥。室内栽培适温为20℃ 至25℃。期生长温度为18℃至20℃,孕蕾温度宜20℃,过高则花梗细弱,开花之前逐渐降低温度到12℃至15℃,使开花期延长,并能使之健壮。若温度过低,土壤湿度又大,球茎容易腐烂。花后和冬季球茎均进入休眠,休眠期约一个月左右。夏季休眠期置于室内荫蔽干燥处贮藏,冬季休眠期保持干燥和8℃以上温度即可。
      
大岩桐 - 生长习性
野生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热带高原地区。大岩桐生长期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1~10月适宜温度在18~23℃,10月至翌年1月为10~12℃。夏季高温多湿,对植株生长不利,需适当遮荫。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叶片生长繁茂葱绿。冬季休眠期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温度又低,块茎易腐烂。冬季温度不低于5℃。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土壤。

一、温度。大岩桐适宜的生长适温是10~25℃。不同的季节又有不同的要求,1~10月间为18~25℃;10月到第2年的1月10~12℃。适宜的温度,可使叶片生长繁茂、碧绿,花朵大而鲜艳。当植株枯萎休眠时,将球根取出,藏于微湿润沙中。
二、光照。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平时要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冬季幼苗期应阳光充足,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夏季必须放在通风、具有散射光的荫棚里精心养护。生长期光照不能太强,否则会抑制生长。开花时宜适当延长遮阳时间,利于延长花期。

三、浇水。大岩桐花、叶生有绒毛,一旦沾上水滴,极易腐烂,因此忌向花、叶上喷水。最好使用浸水法浇水。平时浇水要适量,过多极易造成块茎腐烂,叶片枯黄,甚至整株死亡。夏季高温阶段,每天浇水1~2次。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水,增加环境的湿度。浇水要均匀,不可过干过湿,忽冷忽热。开花期间必须避免雨淋。冬季的盆土要干燥一点。

四、施肥。大岩桐喜疏松、肥沃而又保水良好的腐殖质土壤。宜用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栽培。常用1份珍珠岩、1份河沙和3份腐叶土加少量腐熟、晒干的细碎家禽粪便配制。从展叶到开花前,每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花芽形成后需增施磷肥。施肥时切不可沾污叶面。每次施肥后,要喷清水1次,保持叶面清洁。水滴不宜长时间滞留叶片,否则会使叶片腐烂。


大岩桐 - 繁殖

大岩桐的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和球茎分割等法。

一、播种法

大岩桐大都自花不孕,因为它的雌蕊柱头高于花药,且雄蕊早熟,故自花传粉难以孕育。为了取得优良种子,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在开花盛期将雄蕊的花粉采下,用毛笔轻轻涂在雌蕊的柱头上。授粉后30天至40天种子成熟,剥离种子晒晾后贮藏,随时都可播种。种子细小,每克种子28000粒左右。播种不宜过密,播后将盆置浅水中浸透后取出,盆面盖玻璃,置半阴处。温度在20℃至22℃时,约两周出苗,苗期避免强光直晒,经常喷雾,一般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8周,即秋播后翌年4月至5月开花,春播于7月至8月开花。


二、扦插法
大岩桐扦插可用叶插,也可用芽插。叶插是选用生长健壮、发育中期的叶片,连同叶柄从基部采下,将叶片剪去一半,将叶柄斜插入湿沙基质中,盖上玻璃并遮阴,保持室温25℃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20天叶柄基部产生愈合组织,待长出小苗后移入小盆。当年只形成小球茎,休眠后再由球茎上发出新芽,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翌年6月至7月开花。

芽插则在春季种球萌发新芽长达4厘米至6厘米时进行,将萌发出来的多余新芽从基部掰下,插于沙床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翌年6月至7月开花。

三、分球法

选经过休眠的2年至3年老球茎,于秋季或12月至翌年3月先埋于土中浇透水并保持室温22℃进行催芽。当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将球掘起,用利刀将球茎切成2块至4块,每块上须带有一个芽,切口涂草木灰防止腐烂。每块栽植一盆,即形成一个新植株。

大岩桐也可用经过休眠的2年至3年以上的老球茎直接栽入盆中,当新芽长出后保留一个壮芽,其余的弱芽全部抹掉。生长期保持18℃ 至23℃,每周追施淡肥水1次至2次,植株长大增加浇水量,施肥时切勿将肥水溅到叶面和芽上,否则易发生斑点,甚至会腐烂。一般栽植后3个月至4个月开花。花谢后如不留种,剪去残花以利集中养料继续开花和供球茎生长。

大岩桐的球茎可连续栽植7年至8年,培养好可以每年开花两次。


大岩桐 - 病虫害防治
1.疫病  
症状 叶片成水渍状,暗褐色,非常软化。侵染扩展到叶柄,引起叶片腐败,并产生水渍状凹陷狭窄斑。病斑扩展愈合成长条状或形成大斑围绕茎部,植株生长矮化和枯萎,有时叶片未受害,但由于茎部病斑蔓延到叶柄而引起叶片失绿。块茎表面呈现凹陷软腐斑,严重时球茎黑褐色软腐,内部坏死。受侵染的根也变黑。

发病规律 病菌卵孢子在病残组织中越冬。为次年发病的侵染源。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重。其他寄主有翠菊、矮牵牛紫萝兰番茄等。

防治方法 平整土地,以免积水。种植不宜过密,使之通风透光。浇水要适量。发病时喷 25 %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2. 腐烂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和幼株。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暗褐色坏死斑,有因颜色深浅不同呈现的轮纹。为害严重时,上部的茎歪曲和矮化。成株在近地茎上产生大而黑色凹陷病斑,并易开裂。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和叶片的下方长出小黑点,排列略呈轮纹状,边缘有白色菌丝。的子座或直接从菌丝上生出。分生孢子梗丛生,上部帚状分枝,顶端轮生 3—7 个瓶形小梗。分生孢子生于顶端,单胞椭圆形,初无色,后呈深绿色,成堆时为墨绿色,埋于胶液内。

发病规律 病菌寄生性弱,但寄主范围广泛,为害性较大。能严重引起观赏植物,如花叶万年青珠兰胡椒草、冷水花等的颈腐病。病菌常从伤口侵入,过度潮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防治方法 精细管理和清洁卫生,及时拔除病株。避免用水过多和直接对植株喷浇。用甲醛与水 3 : 1 喷洒土表,薄膜覆盖,至种植前 3 天揭开薄膜,或用 70 %敌克松粉剂 70 分与 30 分细土混和撒人田园进行土壤消毒。

3. 生理病

症状 在幼苗上,靠近叶片基部首先出现小而不规则形、浅褐色斑块,几天以后,变色部分蔓延到叶尖,并向下到达植株冠部;与此同时,叶片明显枯萎,生长点常早期坏死 ( 芽枯 ) 。在较老盆栽株上,花和花梗明显变小,出现枯萎,最后,植株地上部变褐色,死亡。

病原 非生物因素致病,是土壤缺所致。

防治方法 用 6 %硼酸液浇灌土中根部。大岩桐虫害有桃蚜葱蓟马等。可参看其他花卉部分。

常见叶枯性线虫病危害严重,除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外,盆钵、块茎、土壤均需消毒。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注意播种和移栽土壤的消毒。生长期常有尺蠖咬食嫩芽,可人工捕杀或在盆中施入呋喃丹防治。

产后处理

大岩桐花大色艳,花期又长,一株大岩桐可开花几十朵,花期持续数月之久。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及窗台的理想盆花。用它摆放会议桌橱窗茶室,更添节日欢乐的气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点评

标准的专业帖子  发表于 2013-1-19 19:53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主题: 18, 订阅: 4
  • · |主题: 8, 订阅: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抚州
收藏了。这盆大岩桐要毒死人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白山
月照无眠 发表于 2013-1-19 19:50
收藏了。这盆大岩桐要毒死人滴

呵呵!我爸爸养的真心不错啊~哈哈哈!!!

点评

你老爸才是真正的高手哦。  发表于 2013-1-19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辽阳
非常专业的帖子;这种花非常美,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养护需要需注意保持植物周围空气湿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白山
业余农民 发表于 2013-1-19 19:55
非常专业的帖子;这种花非常美,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养护需要需注意保持植物周围空气湿度。

谢谢你的支持!我爸爸养的!呵呵你的评价给予了更多的信心,我爸爸看了会很高兴的~我也要好好学习如何养花了!呵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广告联系|Archiver|踏花行 ( 浙ICP备09015114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227号

GMT+8, 2024-4-28 17:50 , Processed in 0.06890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