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行花卉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ycdxwg

新手养花种菜从入门到精通(图解),P141咱菜农的那点事--11月菜事、花事指南 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ning_jarrod 发表于 2011-4-19 10:17
不顶 还等啥呀 这么好的资料 谢谢楼主的分享呀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wQWQ 发表于 2011-4-19 20:38
这个贴子太好了,学到了好多的东西,楼主辛苦了!

不客气,资料希望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ycdxwg 于 2011-4-21 09:34 编辑

第二次重发的!
谷雨节气农事指南:

谷雨时节南方樱桃红熟

谷雨的由来和传说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华南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华南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
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谷雨的传说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一、蔬菜田间管理
1、揭棚通风透气
4月中旬以后,全国各地平均气温较高,可揭去内棚,适当延长揭开外棚时间,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摘除病老叶和病果,减少棚里湿度,控制棚菜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整枝打杈,消除病老叶和病果
4月中旬至5月份,棚栽番茄、茄子、黄瓜等多数进入开花、结果中后期,应做好整枝打杈,摘除病老叶和病果;蒲瓜做好搭架、绑蔓,使棚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减少棚菜病害的传播再侵染。
3、追肥
为了确保棚栽茄果、瓜类中、后期开花、结果和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需要,一方面应进行根施复合肥和稀薄的人粪尿;另一方面应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爱多收、植物龙等叶面肥。
4、春播蔬菜仍要采用保护地栽培
4月中旬早、晚气温仍偏低,不能满足茄果,瓜类,豆类蔬果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故露地种植上述蔬菜应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栽培方式,提高地温,促进其生长、发育。
二、加强春菜病害、小型害虫螨和软体动物的防治
斜纹夜蛾幼虫(蒋金炜摄)
1、灰霉病防治
4-5月份,棚栽茄果、瓜类仍有灰霉病发生,主要为害番茄、茄子、草莓、西葫芦等,应继续做好揭棚通风,减少棚里湿度,摘除病叶、病果;使用防落素加速克灵等药剂,使用2,4-D 10天后摘除花瓣和柱头,闷棚用“利得”烟剂,喷施速克灵、腐霉利、农利灵等综防工作,控制灰霉病危害。
2、晚疫病防治
4-5月份非常适合于番茄晚疫病发生危害。该病可发生番茄叶片、枝条和果实,形成烂叶、烂杆和烂果。该病与灰霉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部形成水渍、软腐病斑,产生稀薄、灰白色霉状物,而灰霉病的病果易僵硬,并产生大量灰褐色霉层。防治晚疫病可采用摘除病叶、病果、剪除病枝,喷施安克、克露、霜疫力克等药剂防治,5-7天喷一次,连用3次。
3、病毒病防治
病毒病可发生在茄果、瓜类、草莓、十字花科等蔬菜上,危害番茄可形成花叶、厥叶、条纹(发生在枝干上)等不同的症状。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应采用喷施一遍净等药剂治蚜控病法。发病初期喷施植病灵、病毒A、菌克毒克等药剂进行防治,5-7天用一次,连用3-4次。对于番茄上发生条纹型的病毒病,可剪除病枝,促进枝干抽发新的嫩枝梢。
4、霜霉病防治
4-5月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丝瓜和十字花科蔬菜,据近期菜农反馈信息表明:黄瓜霜霉病危害较重,应注重调查和防治。选用的药剂参考番茄晚疫病。
5、蜗牛、蛞蝓防治
蜗牛、蛞蝓属软体动物,有害生物。4-5月份,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杂草较多,它们将加重为害。其为杂食性,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茄果类和瓜类及春玉米等,取食作物的幼苗、叶片及其他幼嫩组织,形成缺刻和空洞,造成缺苗断垄、并分泌粘液污染蔬菜,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应采用综防措施: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与周边杂草,耕翻晒地,撒施石灰,恶化蜗牛栖息场所,并于傍晚撒施6%密达GT或5%梅达G,亩用1公斤进行防治。蔬菜上不能用百螺敌喷雾,否则易造成药害。
6、红蜘蛛、蓟马防治
春季4-5月份,茄子、番茄、黄瓜、丝瓜等蔬菜多有红蜘蛛和蓟马发生为害。红蜘蛛主要为害叶片、叶背面较多,害螨吸食植株汁液,叶背面布满蛛丝,被害叶片枯黄、落叶。蓟马可为害茄子的叶片和花蕾,它唑吸叶肉,留下植物组织的表皮,花蕾被害后,幼茄僵硬、发白、失去光泽。防治红蜘蛛可喷施73%克螨特或阿维菌素或螨即死等药剂。防治蓟马可喷施陶氏菜喜1000-1500倍液(喷后1天即可采收上市)或锐劲特2000倍液或兰宁(啶虫脒)2000-2500倍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本帖最后由 ycdxwg 于 2011-4-21 09:31 编辑

如何全面做好谷雨养生
4月20日是谷雨节气,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升高降水多,做好谷雨养生对顺利过渡到夏季有重要意义。
起居养生
    谷雨到来,暮春到了,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
精神养生
    在情志、运动方面也如清明节养生一样,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饮食养生
    此时,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现列举常用药膳几款:
豆蔻砂仁荷叶饮: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半张。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加足水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钟,净纱布滤汁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消食宽胀,行气和胃的功效。
海带银耳羹:海带5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将海带洗净切碎,银耳泡发后与海带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适量。1日内服完,可常服。能疏肝、补脾肾。
玉米须大枣黑豆粥:玉米须60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水煮玉米须半小时,去须,用其水煮大枣、黑豆、胡萝卜(洗净切块),豆烂即止。有健脾益肾、利湿的功效。
期颐饼:生芡实180克,生鸡内金90克,白面粉250克,白糖适量。将生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打细、过筛,鸡内金打细、过筛,加开水浸泡约10小时。再将芡实粉、白面粉、白糖,用浸有鸡内金的水和匀,做成薄饼,烙成焦黄色即成。有行气补脾,固肾精的功效。
山药内金鳝鱼汤:黄鳝250克,鸡内金10克,淮山药10克,生姜4片,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活杀黄鳝,洗净去内脏,切段,开水去血腥黏液。鸡内金,淮山药洗净。起油锅,用姜炒鳝肉,加黄酒少许,再加适量清水,转入砂锅内,加鸡内金、淮山药和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味精后再煮一沸即可食用。能健脾消食、调和肝脾。

谷雨节气话香椿

    谷雨前后的一段时间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古名栲、虎眼,。是香椿树的幼芽。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香椿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应提醒注意的是,因鲜香椿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在制作食用前应用沸水焯一下后再食用。
    香椿作为佳蔬有多种吃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易做的方法:
香椿炒鸡蛋:香椿250克,鸡蛋5枚。将香椿洗净,下沸水稍焯,捞出切碎;鸡蛋磕入碗内搅匀。将油锅烧热,倒入鸡蛋炒成块,放入香椿炒匀,加精盐,炒至蛋熟即成。具滋阴润燥、泽肤健美之功效。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并治疗虚劳、吐血、目赤肿痛、秃发等。
麻油拌香椿:香椿250克,洗净,入沸水焯透,沥水切碎,加入精盐、麻油,拌匀即成。具有清利湿热、宽肠通便之功,可治疗尿黄、便结、咳嗽痰多、脘腹胀满、大便干结等病症。
煎香椿饼:面粉500克,腌香椿250克,鸡蛋3枚,葱花适量。将香椿切段,面粉调糊,加入鸡蛋、葱花、料酒,和香椿拌匀;平锅放油烧热,舀入一大匙面糊摊薄,煎至两面变黄即成。有健胃理气、滋阴润燥、润肤健美之功。适用于体虚、纳差、头发干黄、四肢倦怠、大便不畅等人食用。

香椿拌豆腐
香椿拌豆腐:豆腐500克,香椿50克。将豆腐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沥水,切小丁;将香椿洗净,稍焯,切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再拌匀食用。有润肤明目、益气和中、生津润燥之功效,可治疗心烦口渴、胃脘痞满、口舌生疮、目赤等病症。
香椿面:一碗手擀面,浇上切碎的香椿芽水,水里放少许盐,连绿芽及水拌在面里。如果喜欢炸酱面的还可以放上炸酱,面除弹牙(劲道)外兼有椿香和酱香。
香椿鱼:选小棵香椿叶,洗净与面粉、盐、鸡蛋和水搅匀,放入油锅里炸出一尾尾“香椿鱼”,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气扑鼻,别具风味。
腌香椿:将香椿叶用盐腌制放入坛中密封,15天后就可食用。
此外,民间也有许多治病保健验方。如用香椿捣烂取汁抹面,可滋润肌肤、美容护颜;取香椿100克,水煎服,可治疗赤白痢疾;取香椿叶、大蒜等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涂于患部,可治疮痈肿毒;香椿叶捣烂,用酒冲服,可治唇舌生疮等。
但需注意的是,香椿虽好,也不能过量食用。因为在《食疗本草》中就有记载:“椿芽多食动风”、“令人神昏血气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工厂化播种,洋洋万言的巨著,真有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这个收藏,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留个爪,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今年的香椿卖得很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这是神帖啊!太强大了!直接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很好的资料!收藏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广告联系|Archiver|踏花行 ( 浙ICP备09015114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227号

GMT+8, 2024-6-18 00:25 , Processed in 0.1031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