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行花卉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翩若惊鸿-

* ^-^* *惊*鸿*的*花*园* (2004春季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二

[重走和亲路]第二站



安徽灵璧
远乡情更怯 细君手印石


    惊鸿前往安徽灵璧,为的是寻访一块石头。

    灵璧素以出产美石著称。灵璧石,又称水石。因岩石结构致密,敲击时会发生金属声。《长物志》描述灵璧石“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扣之声如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不过,惊鸿此番前来,并非为那种被爱石者视为案头清赏的石头,而是为了找寻那块记录着刘细君心迹的“灵璧手印石”。

    田野一片金黄,散发着干草特有的清香。刚刚收割的麦田还没有来得及耕翻,金黄色的麦茬成垄成行,依然给人以富足与丰满的印象。车至安徽境内,公路边就不断看见出售灵璧石的大小摊点。车至灵璧境内,“虞姬乡”“霸离村”等和霸王别姬的故事有关的名词就扑面而来。

    在前往灵璧途中,向县文化局和县政协文史办公室作了了解,惊鸿惊讶地发现,灵璧当地的文史工作者竟然对于“灵璧手印石”一无所知。灵璧手印石的传说,见于元代钱塘诗人钱惟善笔下。那已经距离细君出塞一千多年。诗人路过灵璧,发现了这块连手腕的关节都栩栩如生的手印石,感慨之际,挥笔题诗:“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璧,灵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不过,奇怪的是,在钱惟善之后,又过了千年,关于“手印石”的故事却再也无人提起。换句话说,这位元代诗人,是历史上惟一一位记录了“手印石”故事的人。

    车马辚辚,华盖亭亭,细君公主的车队行走在2110年前的黄土路上。前面已经是灵璧境内。壁立山前,人踟躇,马不前。刘细君下了木轮车,东望乡关,家乡扬州已经消失在看不见的远方;西望长安,前面的路途,依然遥远得望不到尽头。她手抚巨石,久久不忍离去。时间过去了很久,公主车队终于重新启程。刘细君手上的汗渍居然在岩石上留下了一枚清晰的手印……当地的工匠感于细君公主的乡思,在她手抚巨石的地方,摹刻了一个手印——这就是钱惟善笔下“灵璧手印石”的故事。

    刘细君此番前往长安,将作为汉室和亲的公主人选远嫁乌孙。也许没有人知道,细君此行,带着一种替父赎罪的心理。刘细君的父亲刘建是历史上罕见的荒淫无道的诸侯王,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他和王后成光因谋反事发而死。此时,刘细君还是个婴儿,被武帝宽赦,免于一死。关于刘细君的幼年生活,《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皆无明确记载,但学界一直有不同猜测。一说刘建夫妇死后,刘细君即被接到长安宫中;一说刘细君留在广陵郡,被民间收养。如果灵璧手印石”的传说属实,则刘细君在扬州长大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证明了刘细君是从扬州出发,经西安前往乌孙的。

    刘细君成为汉室的和亲公主并非偶然。汉代鸿儒董仲舒学通五经,义兼百家,做细君祖父的江都相,扬州作为其“正谊明道”之学的最先泽被之地,诗礼教化自然胜于他方。生长于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刘细君,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使得她具备了日后担任和亲重任的条件;此外,客观地说,毕竟要远嫁到万里之外的乌孙,哪一位王侯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到这样僻远的地方去呢?幼小失怙,又是罪臣之女的刘细君就成了首选人物。

    手印石已经无法考证,惊鸿却意外地发现,历史上另一位著名的女性虞姬的墓就在灵璧境内。惊鸿来到垓下古战场,这里位于灵璧县城东南约10公里左右,从扬州逶迤而来前往长安的公主车队,必然经过这里。刘细君远嫁乌孙的时代,离霸王别姬的故事发生的年代不足百年,知书识礼的细君公主,不会不知道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在离虞姬墓不足一公里处,是当地一座名叫“殷岭”的石山,它地处扬州到达灵璧的必经之处。天空下起小雨,惊鸿穿过麦地,看见了这座已经被过度开采的殷岭山。

    据当地文化部门介绍,灵璧石已经成为该地重要的特产加以开发。满街林林总总的灵璧石也证明了这一点。可以想象,历年来从这里输出的灵璧石何止万千,也许,那枚镶嵌着细君公主手印的灵璧石就在一次买卖中流落到了他方?

    几乎可以断定,刘细君车过灵璧,会在殷岭山下徘徊不前,百年前那位女性的命运,必然在她的心头激起巨大的波澜。今天,惊鸿不敢妄自揣度刘细君踟躇不前时的所思,但当她盘桓在灵璧山前,会因虞姬的命运而感喟进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际吗?“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眷恋着虞姬,而项羽的勇猛无敌也令虞姬深深爱慕。虞姬伏剑而去,但在这个悲剧故事中,爱情依然坚贞如故。刘细君的内心则比虞姬复杂得多,由诸侯王的公主沦为罪臣之女,再由罪臣之女升为大汉王朝的皇室公主,还将成为乌孙国的王后,她比虞姬感受了更多的沉浮荣辱。而在这种看似荣耀的身份变化背后,是一个年轻女子在强大的国家政治面前的无奈和付出。她将要嫁的,是一位古稀之年的君主,对于刘细君来说,爱情两个字,毕竟有些奢侈。

    天色已经薄暮,惊鸿离开灵璧继续西行。车外,淮北广袤的原野上,紫色的暮霭愈来愈浓。


垓下古战场,细君必经之地,今天是无边麦田


灵璧石是当地重要的物产

[upload=jpg]Upl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三



[重走和亲路]   第三站

楚都彭城
和亲犹有后来人

从灵璧到西安,在细君时代是一队车马,浩浩荡荡径直向西。但在今天,惊鸿却必须转道宿州前往徐州,再从徐州乘火车前往西安。

到达徐州时天色已晚,在给徐州朋友打电话时忽然想到,徐州在汉代时是楚国的国都,而那位在细君死后远嫁乌孙王的解忧公主,不正是楚国千金吗?当惊鸿重走和亲路时,怎么能忽视了这位步细君后尘、在西域呆了50多年的另一位来自江苏的公主呢?

彭城多山,城市周围有大小72座山头,号称“72峰”。7日上午9时许,惊鸿来到狮子山下——这里是解忧公主的祖父、楚王刘戊的王陵。楚王陵高大的建筑古朴浑厚,一派汉风。陵前宽阔的平台上,一座黑色雕像兀然屹立,昂首嘶鸣的烈马上,铠甲威严的楚王眉宇冷峻,挥剑向前。

惊鸿沿人工修筑的台阶一步步下到山腹内,只见高大宏伟的地下陵墓豁然展现在眼前。楚王陵完全是在一座完整的岩石山中开凿而成,墓道距地面深达18米,可容二人并排行走。长长的墓道两侧,车马室、宴客厅、厨房、歌舞厅、寝室、储藏室、陪葬室等次第排列,幽深地伸入山腹。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大多已经存入徐州博物馆珍藏,陵墓中陈列的,大多是复制品。

季节已经是初夏,陵墓里却寒冷砭骨。女讲解员用温婉的语调娓娓道来:

楚王陵发现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农民有在家中窖藏红薯的习惯,一位住在狮子山顶的农民,也在家中挖了一个地窖。奇怪的是,他年年挖窖不止,地窖越挖越深,却始终挖不到岩石。一般农民家中,地窖不过能储藏上千斤红薯,这户农民家的地窖,却能储藏上万斤红薯。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一直注意寻找汉代楚国墓葬的考古工作者的注意,他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这个深不见底的地窖下面,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陵墓!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尽管这个陵墓规模庞大,但制作却十分粗糙草率,坑壁随意简陋,坑底凹凸不平,墓中的兵马俑排列杂乱、兵种序列混淆,大批陶马未经组装即匆匆下葬,只是一堆堆马腿、马躯干、马耳朵等散件堆放……根据各种情况综合分析,专家判断,这座王陵的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刘戊。

刘戊是刘邦三弟的孙子,汉景帝时,各诸侯国倚仗实力,独霸一方,甚至犯上作乱。御史大夫晁错等提出了“削藩”的改革措施,建议将诸侯国的地盘收归中央,削弱他们的势力。吴王刘濞探听到了消息,抢先一步联络楚、赵、胶东等因削地与中央有怨的国家,一起出兵,口号是“清君侧,诛小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汉王朝派遣太尉周亚夫统领36个将军平叛。三月后,叛乱被平定,吴王刘濞被杀,刘戊“自度不得脱,自缢。”
刘戊选择了以死谢罪,当时,他的王陵尚未完工,楚国宫廷在仓促中,将其草草下葬了……

听到这里,惊鸿不由得心中一动:又是一位罪臣之女,原来解忧公主与细君公主命运如此相似!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断,汉代的和亲公主,都有类似的家事背景?她们的万里和亲,实际上是在为她们的父辈或祖辈赎罪。

解忧公主是细君公主乌孙和亲的后继者。刘细君在乌孙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在她死后的第二年,汉武帝即再次派遣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以保持汉王朝与乌孙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汉书》中说:“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就是指的这段史实。

将解忧公主与细君公主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解忧比细君更为成熟。细君的早死,和她在心理和生理上对乌孙社会生活的巨大不适应有关,因此,在派遣解忧和亲乌孙之前,汉武帝特地派人教解忧及其随从学习乌孙的语言习俗等。这样,解忧到乌孙后,不但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并在其后介入了乌孙的政治生活。

乌孙的盛衰,直接关系到汉朝与乌孙共同抗击匈奴的成败。解忧公主到乌孙后,对乌孙的人畜繁衍、政务都极为关心,她积极协助乌孙王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在受到匈奴进犯时,上书朝廷呼救,组织乌孙精兵与汉朝大军夹击匈奴,使匈奴大败,彻底解除了乌孙来自匈奴的威胁。

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50多年,先后嫁给两代三位乌孙王。据《汉书》记载,在其子元贵靡、鸱靡先后病死之后,解忧公主上书汉廷,说自己年老思念家乡,希望叶落归根,回到故土。汉天子怜其言辞恳切,答应了她的要求,并派人接她和她的三个孙儿孙女回到长安。这 一年,解忧公主已是70高龄。朝廷赐给她田地房屋和仆人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两年之后,解忧公主辞世,由她的三个孙儿为其守墓。

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时,她的侍女冯氏也嫁给了乌孙国的大将军为妻。她经常拿着汉朝的节为解忧公主巡视国中。乌孙人民都非常尊敬和信服她,尊称其为“冯夫人”。解忧公主和冯夫人为汉王朝的睦邻安邦,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

惊鸿离开了楚王陵,漫步在烟波浩淼的云龙湖边,想起两千多年前从这里走出去的伟大女性,一方面敬佩于她的忍辱负重和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她惋惜:尽管她晚年如愿回到了故国,却毕竟没有回到故乡。

楚王陵前的雕像

[upload=jpg]Up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四

[重走和亲路] (第四站)

西京长安
汉武帝钦定和亲策

    关于细君乌孙和亲的始发地,学界有长安出发和扬州出发两种说法。不管刘细君从哪里出发,长安都是她前往乌孙的真正出发地;而决定刘细君命运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为的帝王之一——汉武帝。因此,惊鸿离开徐州后的下一站,是古城西安。

    7日深夜,列车沿陇海线一路向西奔驰,到达西安是清早5时许。放下背囊,即前往兴平市东南方向十余公里处的南位乡茂陵村——汉武帝就安卧在那里。转了三次车,近午时分,惊鸿赶到了茂陵博物馆。

    步入陵园,前行不远处,迎面一座山一般高大的墓冢正对着大门。墓冢前的石碑上镌刻着“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墓冢两侧,有数列体量宏大的汉代石刻,记录着这位功勋卓著的少年将军的勇猛无敌。在其左侧不远处,是汉代另一位著名将领卫青墓。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馆名为“茂陵博物馆”,汉武帝陵却并不在其中,而原本不过是汉武帝陪葬墓的霍去病墓反而成了今天茂陵博物馆的主体。这真是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
站在霍去病墓冢最高处的亭子里远眺,渭河之北平坦的咸阳塬上,汉武帝陵、李夫人墓、卫青墓、金日磾墓……一座座汉代陵墓平地而起、历历在目。

    出了茂陵博物馆,惊鸿穿越一片片桃林和苹果园,步行前往一公里外的汉武帝陵。三秦大地的麦子也进入了收割期,乡间道路上铺着近尺深的麦秸,人行其上,如在积雪中行走般困难。田野里偶而有锦衣的野鸡扑腾着翅膀掠过,布谷鸟也声声不断。步行半小时后,记者终于来到了真正的汉武帝陵——茂陵前。

    汉武帝刘彻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代孙,16岁即位,在位时间长达54年。他亲政后,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广聚人才,文治武功,终于把国家推到一个空前强盛的时代,真正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统一和疆域辽阔的强大中国。西汉初期,北方边境经常受匈奴袭扰,汉高祖刘邦曾多次派遣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每年向匈奴敬奉丝绸、酒米等大量物品,以求得边境的安宁。然而,这种委曲求全的政策,并未根本解决边境问题。汉武帝下决心解决北方匈奴的威胁。

    汉武帝对于解决北方匈奴问题,采取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政策。一手硬,即派遣大将卫青、霍去病等率军与匈奴大战,以铁血政策遏制匈奴,使匈奴不敢南犯;一手软,即先后派遣刘细君、刘解忧等公主,和亲乌孙,以“断其右臂”,削弱匈奴力量。

    兴平归来,约一小时,就回到了西安城。今天的西安,已经复建了城墙。昔日重兵把守的城门关卡,今天已经被通畅的街衢所代替。而那高大的青色城墙,向人们暗示着这座城市的古老。西安城墙的正西方向,是玉祥门。当年,肩负重任出使西域的张骞使团曾经过这里;披着铁甲征伐匈奴的霍去病铁骑曾经过这里;牵着驼队、操着异域口音、沿丝绸之路跋涉而来的商胡曾经过这里;车盖华丽、妆奁丰盈、西去和亲的细君公主车队和解忧公主车队也曾经过这里。

    玉祥门外的街心花园里,张骞出使西域的青铜雕像凌空而立。手持汉节的张骞神态自信、面色庄重、目光坚定。如果说汉武帝是决定刘细君命运的人,那么,张骞则可被看作细君乌孙和亲的“月下老人”。

    汉武帝即位不久,就决定联合其他西域游牧民族共同夹击匈奴。他下令选拔人才,出使西域。当汉武帝下达诏令后,满怀抱负的汉中城固人张骞挺身应募。据史书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具有坚韧不拔、信义待人的优秀品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率百余人从陇西出发,经河西走廊西行,克服千难万险,与西域诸国取得了联系,并实地调查了西域广大地区的地理、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元狩四年(公元前110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诸国,带去大批黄金钱币和丝绸物品,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外交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葱岭以西的影响。张骞携带着丰富的礼物来到乌孙,向乌孙王提议两国结盟,共击匈奴。为表示诚意,汉朝愿遣嫁公主为乌孙王夫人。此后,乌孙国王昆莫遣使来汉,贡献良马,并表示愿娶大汉公主。

    由此,才有了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和亲乌孙的千古佳话。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本是出于汉王朝的政治和军事需要,但客观上,却起到了“凿空(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以后,一条伟大的丝绸之路,在欧亚大陆之间架起了一座经济与文化的桥梁。

    汉王朝经过挑选,选中了美丽多才的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作为汉家公主,远嫁乌孙。
细君从扬州到长安后,受到汉武帝的接见。据《汉书》记载,细君公主西行之日,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刘细君肩负着大汉王朝赋予的特殊使命,在长安人的夹道欢送下,一路浩浩荡荡而去。她到达乌孙时,同样受到了乌孙朝野的隆重接待。

    历经两千年岁月风雨,今天的西安城里,已经难以寻觅当年的汉家宫阙,只有这些青冢、雕像和城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主人的荣光和历史的绵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6 14:22:4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五

说明:

写此篇的时候,心中颇有些犹豫。关于匈奴,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古典诗词中,无不将其描绘成凶残贪婪的异族掠夺者,但当惊鸿更多地从历史书上寻找到关于匈奴的最初起源,不由得感到震惊——匈奴,原本是夏朝后裔、黄帝子孙呵!明乎此,我们还能坦然地吟诵“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吗?!

我终于无法在官方的教科书所限定的历史价值观面前亦步亦趋……




[重走和亲路] [第五站]

河西走廊
民族之痛与历史之思
               

    大约从西周时起,匈奴就开始袭扰汉族,并且在长达千年的光景中,匈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宿敌和噩梦。如果没有匈奴,就没有汉王朝与乌孙国的联姻、没有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传奇、更没有惊鸿今次的“重走和亲路”之行。

    可是,匈奴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它与汉族之间的千年恩怨究竟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前往武威——这个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城市,当年曾是匈奴的腹地,后来又成为汉朝的西陲重镇。

    列车从西安出发时是下午6点10分。一觉醒来,看见列车两侧已是连连绵绵、重重叠叠的群山。早晨的车厢里寒意很重,窗外射入的阳光却格外灿烂,表明已经进入高原。这里便是河西走廊的“入口处”,窗外的群山,就是大名鼎鼎的祁连山了!无论是张骞出使、汉军征伐,还是丝绸之路、细君和亲,河西走廊都是必经之地。

    列车继续北上,河西走廊平原渐渐出现在面前。田垄整齐、阡陌纵横,与扬州农村的田野几乎没有太大分别,只是远处不绝如缕的祁连山脉,提醒惊鸿这里不是水乡扬州,而是塞外。
    塞上的春天来得晚,一路行来,从江南到关中,农人都在收麦子,而河西走廊的田地里,麦子矮的才三五寸,高的也尚不盈尺。

 狭长的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之西,夹处在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脉与蒙古高原之间,长约1000多公里,宽数十至数百公里,形似走廊。它是中原通往西域,沟通亚欧非三大洲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武威在地理上的重要,史称“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匈奴民族,就繁衍生息并壮大崛起在河西走廊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回顾一下匈奴民族的兴衰史,我们就会发现,汉族与匈奴的结怨,其实是“兄弟阋于墙”。据中国史籍记载,匈奴人本是夏朝遗民,《史记·匈奴列传》有“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的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说“犬戎(即匈奴)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公元前3世纪匈奴占有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的大部分。从西周开始,匈奴就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匈奴多次侵扰赵国,“胡服骑射”即是赵武灵王模仿匈奴作出的改良。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此后,战国长城连成一线,游牧为生的匈奴人被拦阻在长城以北。

    汉族与匈奴真正进行大规模战争,是在汉朝。汉武帝派遣大军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征伐,夺取了当时最富庶的河西走廊,匈奴退至今新疆地区。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南下附汉,北匈奴被迫西迁,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匈奴不复存在。

    在中国历史书籍中,关于匈奴南下,常见的形容是“虏掠”“袭扰”等等。然而,据专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当年每一次匈奴南下,皆与北方气候的剧烈恶化有关。当气候严寒,低于正常年份时,往往就是匈奴大规模南下、中原王朝与匈奴发生战争的时候。而当气候进入温暖湿润期,北方水草丰美,游牧民族无需南下,北方边疆也就相安无事。

    惊鸿看见,即便是在塞北最为富饶的河西走廊,其生态也是极其脆弱的。无穷无尽的砂岩上,只覆盖着薄薄的一层土壤,干旱而贫瘠。树木都皱缩拢聚着枝叶,不敢舒展地生长。绿洲平原和戈壁沙滩交替出现,它们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但总体说来,是戈壁多,绿洲少,可以想象,一旦长期干旱或连续寒冷,这些绿洲随时可以变成荒漠。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必然要赶着他们的牛羊,南下追逐水草而来。如果我们承认匈奴民族也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该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他们当年南下的行为。在汉王朝的征伐大军将匈奴逐出河西走廊后,匈奴人曾有这样一首著名的短歌流传至今:“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诗中流露出感人的悲伤和无奈。当一个民族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地时,怎能不发出这样深沉的悲吟?祁连山、焉支山是匈奴民族的生存基地和军事屏障,正是赖于祁连山与焉支山的丰美牧场,匈奴民族才得以繁衍和强盛。

    说到底,汉族和匈奴的恩怨,其实是两个民族的生存之争。反复较量的结果,汉族虽然取得了胜利,实际上是两败俱伤。汉武帝时代,匈奴民族被逐出中国政治舞台。公元六世纪,匈奴民族在世界版图上消失。耐人寻味的是,武帝晚年也曾下“罪己诏”,对自己发动连年征战,带来民生凋敝、经济衰退、人口剧减表示反思和后悔。

    走在武威的大街上,不时有现代流行歌曲传来,几乎使人忘记这是一座西部的城市,一座镌刻着民族沧桑的城市,一座行走过霍去病、刘细君等历史人物的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六

[重走和亲路]  (第七站)   


丝路敦煌


琵琶流韵两千年



    敦煌是惊鸿在甘肃寻访的最后一站,也是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站。这是一段艰苦的路程,傍晚,从霍去病大破匈奴的酒泉市出发,经过8个小时汽车的颠簸,直到午夜时分才抵达敦煌这个中国古代艺术的中心。沿途看到的大漠孤烟、戈壁落日等苍茫景象,与江南风景迥异,其荒凉、贫瘠和严酷都出乎想象。遥想细君当年,车马经此,不知作何感慨?

    敦煌是当年乌孙人游牧和繁息之地,也是汉家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的必经之路。据《汉书·萧望之传》记载,神爵二年,汉廷派遣使节护送解忧公主出使乌孙,未出塞,乌孙王死,其兄背约自立。汉使“从塞下上书,愿留少主敦煌郡” ,汉使自赴乌孙,责以负约。由此可见,从中原到乌孙,敦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驿站。无论是为了行路便捷,还是为了补充给养,刘细君一行都只能在敦煌休整,补充粮草,带足水米,然后继续西行。至今敦煌还留下了很多汉朝与乌孙的交往的珍贵文物。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总枢纽,古代国际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津。敦煌的得名,就是在刘细君生活的西汉时代。敦煌又名沙州,现在敦煌还有沙州古城的遗址。但当惊鸿辗转寻觅到此,发现当年巍峨的沙州城墙如今已经成了放羊的牧场,只有田埂上的一位农妇和她的几只绵羊与残墙颓垣相守。在阳关博物馆,惊鸿惊奇地发现了在敦煌悬泉置出土的“冯夫人过敦煌简”、“常惠护送少公主使乌孙简”等汉简。这些珍贵的文物,有力地证明了敦煌在汉乌交往中重要的地理位置。

    进入敦煌市,在市中心的街心广场,看见一座醒目的反弹琵琶雕塑,昭示着琵琶与敦煌古城的特殊关系。敦煌与汉代有关的古代遗迹众多,如阳关、玉门关和汉长城旧址等,但惊鸿更感兴趣的,是敦煌莫高窟。因为在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就是最著名的壁画“反弹琵琶伎乐”。画中的伎乐置琵琶于脑后,左腿独立,右腿上蜷,展身向右,且奏且舞。飞动的舞带提示了瞬间完成的动作,前移的重心又预告下一个招式。

    自古以来,就有学者认为,琵琶是由刘细君创制并传到塞外的。

    琵琶是中国古代弹拨乐器的总称,一般认为,2000年前就有了琵琶的雏形。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道: "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刘熙说琵琶出于胡中,而关于琵琶的起源,却有着另外的重要说法,它正与刘细君相关。传说刘细君精通音律,妙解乐理。晋人傅玄的《琵琶赋•序》最早提到了刘细君与琵琶的关系:“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观其器,盘圆柄直,阴阳序也;四弦,四时也。以方语目之,故曰琵琶,取易传于外国也。” 明确指出,琵琶的发明直接因细君和亲,汉室为了安慰她漫漫西行路上的思乡之苦,命令懂音律和乐器制作的工匠,截取琴、筝、筑、箜篌等乐器之长,为细君创制了一种新乐器——琵琶。同时代的石崇在《明君词•序》里也说:“昔公主(刘细君)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王昭君)亦必尔也。”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则说:“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直接把琵琶的发明同刘细君联系了起来。到了宋代,苏轼《宋书达家听琵琶声诗》云:“何异乌孙送公主,碧天无际雁行高。” 更是把细君琵琶当成了公认的典故来使用。

    据中国音乐史介绍,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中原一种曲颈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在曲颈琵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无独有偶,扬州也曾出土过一把五代时期的曲颈琵琶。从刘细君怀抱琵琶出塞,到曲颈琵琶由塞外传至中原,正说明了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互相交流融会发展的过程。

    中国现存最早的琵琶曲谱也是在敦煌发现的。1900年,一个姓王的道士在莫高窟打开了藏经洞,洞中大量文物被其卖给了外国探险家,其中的琵琶曲谱被一名法国汉学家卖走,现珍藏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这些敦煌曲谱记谱使用的是现代人无法看懂的符号,共分二十五段,每段都有标题,如《品弄》、《倾杯乐》、《又慢曲子》等。中外学者对曲谱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致认为它是琵琶谱,其时代至迟在公元933年前。

    琵琶作为一种乐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其他乐器,成为抒发“远道怨”的一个物质载体。如李峤《琵琶》:“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孟浩然《古塞下曲》:“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将琵琶文化张扬到了极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使得琵琶女成为文学的经典形象。以琵琶为吟咏对象的诗词歌赋如汗牛充栋,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史和文学史。今天,琵琶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

    当刘细君坐在木轮车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七

[重走和亲路](第七站)


西出阳关
一曲悲愁歌 千载有知音

    自西安向西,一天天地使人体会到西部环境之恶劣。不过八九日工夫,已经被塞外炎热的阳光晒得黝黑。尽管每天都会买若干瓶水带上,一路不停地喝水,依然唇干面燥、皮肤皲裂,如在秋冬时节。汽车沿着修筑在戈壁里的公路疾驰,迎面吹来的风又干又热,呼吸都有几分窒息。然而,这种气候的不适,在另一种更有吸引力的东西面前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玉门关和阳关就在前面。

    14日清晨,惊鸿独自乘车前往阳关和玉门关。近两个小时的高速行驶后,来到了玉门关。在汉代,西部边境分别有两座关隘扼守,它们就是阳关和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诗句,足以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不远万里,前来凭吊它们的遗迹,并发出千古浩叹。关内关外,大漠戈壁,浩瀚无垠。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去,都可以看见地平线的壮观情景。虽然周围的大漠寸草不生,但却有一双燕子盘旋在玉门关遗址之上,给死寂的荒原古漠增添了几许生机。站在这里,不由地想起“边塞”这个词,想起和“边塞”有关的大量古诗词,更想起刘细君那首著名的《悲愁歌》。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武帝于元封年间派遣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公主到了乌孙后,独自住一宫室,每年只与昆莫会面一两次,并且完全改变了原先的饮食习惯。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伤,于是作歌一首:“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刘细君的这首诗歌,因为《汉书》的记载,流传了两千年。它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描写,深沉的感情,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正因为它流传广,也产生了不少异文。比如它的题目,就有《乌孙公主歌》、《悲愁歌》、《黄鹄歌》等三种说法。歌词也有一些变化,如第一句有的写成“吾家之嫁我兮天一方”,第五句有的写成“常思汉土兮心内伤”等。不过,这些并不妨碍人们对它意义的理解。细君在看似简单的歌辞中,寄寓着她坎坷的遭际和思乡的心情,朱熹读后曾经评为“词极悲哀”。

    更为重要的是,刘细君的这首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蔡文姬的名篇《胡笳十八拍》,从词句、内容到情感都打上了《悲愁歌》的烙印。比如,《胡笳十八拍》中有这样的句子:“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修辞与意境,都有刘细君的影子。

    刘细君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边塞诗、思乡诗,她本人也成了后人吟咏的对象。如北魏诗人祖叔辨《千里思》,提到“细君辞汉宇,王嫱即虏衢。寂寂人径阻,迢迢天路殊”。显然,诗人是把刘细君和王昭君一视同仁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里,有“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之句,说明乌孙公主的名声在唐代十分显赫。另一位唐代诗人李颀,在诗中一再提及细君,也进一步证明了细君在当时的影响。他在《古从军行》中说:“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意思是说,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听到乌孙公主的琵琶声幽怨更多。李颀在《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中又说:“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显然也是用的刘细君典故。到了宋代,诗人黄庭坚在他的《忆帝京琵琶妓》词里写道:“薄妆小闲情素。抱着琵琶凝伫。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似乎说到琵琶,就不能不提到乌孙公主。其后,元代钱塘诗人钱惟善路过灵璧,发现了刘细君的手印石,写下了一首重要的诗:“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璧。灵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为我们今天了解细君西行的行踪,留下了宝贵的信息。明清两代有无诗人歌咏细君不得而知,但民国初年,细君家乡的著名国学大师刘师培曾写了一首《乌孙公主歌》七律,表达了扬州人对细君的怀念,诗写道:“胡筝拨怨黄金徽,尘毂凝香纰罽帏。镜里青鸾知惜别,歌中黄鹄宁羁飞? 狼望春花雪絮积,龙堆秋草阳晖稀。到此应输青冢骨,芳魂犹共珮环归。” 近人赵朴初也有一首《塞鸿秋》词赞道:“漫等闲帝女乌孙嫁,长留着王子金杯话。为的是和亲民族安戎马,为的是交欢琴瑟传文化。 重任付儿家,雪岭冰川跨。论功勋岂在萧房下?”词中的“萧房”指萧何、张良(字子房),词人认为刘细君的功绩不下于萧何和张良。

    值得注意的是,刘细君的故事也传播到了国外,并反映在外国民歌里。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歌谣》中谈海外的中国民歌时,提到英国Charles G Leioud著有Pidgin English sing-song一书,收录海外的中国民歌二十二章。文中说:“二十二章中以叙事歌为多,这与中国国内民歌的情形不同,想系受外国歌谣影响。所叙或出于历史,如孔子和老子;或出于传说,如《鞑靼公主歌》(此歌与乌孙公主《悲愁歌》有关)。”这充分说明,《悲愁歌》的影响,已经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八

[重走和亲路] (第八站)


西域蚕桑

艾德莱斯绸织就美丽风景


    离开扬州第10天的6月15日,惊鸿踏上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市。一路行来,感觉乌鲁木齐与其他所到城市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路上的行人中少数民族多了起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姑娘们,身上穿着色彩艳丽的裙子,头上扎着花头巾,轻盈而又花团锦簇地在街头飘过。在列车上看多了昏黄灰暗的戈壁荒漠,这些艳丽的衣裙不由人眼前一亮。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中国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丝织品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最重要产品之一。民间传说蚕是天虫,是神仙对人间的赐予,这反映了农耕时代里蚕桑生产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关于蚕的风俗记载,一直可以追溯到《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将劝蚕的礼仪写得神秘而庄重。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古代,即使是当时最博学的外国人也搞不清楚丝是从哪里来的。有人以为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有人以为蚕跟蜘蛛一样有八只脚,要用稷养四年、青芦养五年才会从肚子里吐出丝来。有学者考证认为,汉王朝只允许向西域运输丝绸成品,不允许输入桑蚕业,这其中含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和目的:比较胡人的兽皮衣裳,丝绸做成的袍子要柔软舒服得多,穿惯了丝绸的胡人,就会慢慢厌弃兽皮衣裳,而对丝绸产生依赖。此外,较之皮革,丝绸容易撕扯破损,不适合马背上的搓揉,更不便于马上作战。据说当时中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是谁泄露了蚕种的秘密,都要被处以极刑。

    但蚕桑技术还是流传到了西域,把这项技术带到西域的,正是刘细君。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心灵手巧的细君公主喜欢刺绣,远嫁乌孙时,她携带了大量丝帛。尽管如此,她依然担心到了西域会难以忍受当地全然不同于江南的生活。前来迎嫁的一位乌孙大臣,把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告诉了细君公主。他让公主把蚕藏在身上带出关去,到了乌孙后便可以养蚕织丝,这样生活就不会寂寞。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刘细君接受了乌孙大臣的建议。她把蚕和桑的种子带到西域,并教会了当地人养蚕,桑蚕业由此在西域流传开来。

    关于桑蚕传到西域,也存在着另外的说法。其一是,当时西域于阗国王派人到中土来求亲。中土许配公主与其和亲,和亲时,公主悄悄把蚕种和桑籽藏进凤冠里带出去,西域人这才知道中土的丝绸是怎么来的。据说,麻射蚕神庙里的古桑,就是当年公主远嫁于阗国王时带去的种子栽植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西域人将蚕装在手杖中带回楼兰。不管上面的说法哪一种更接近真实,都不妨碍西域的蚕桑技术来自中原的基本事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委外经处处长介绍,目前新疆种养蚕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和田地区,有着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在种养高峰时,仅和田一地,就种有一亿株桑树,年产鲜茧3500吨。新疆和田还有一个名叫“和田沙驼丝绸公司”的企业,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生产一种名叫“艾德莱斯”绸的产品,深受少数民族妇女的喜爱。这种艾德莱斯绸布料,少数民族妇女自己也会织。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的大巴扎是一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集餐饮、美食、游览于一体,在这里,惊鸿看见了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当地丝绸产品,花纹图案皆有着典型的新疆民族特色。卖丝绸披肩和布料的维吾尔族姑娘古丽长得很漂亮,她热情地向惊鸿推荐这些围巾和披肩,还把艾德莱斯绸裹在身上,骄傲地展示它的美丽。

    两天后,惊鸿坐了长达15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伊犁。当年,美丽的扬州姑娘、江都公主刘细君就远嫁到了这里。植被茂密、水草丰美的伊犁,空气显然比其他西域城市湿润得多。伊犁河谷两岸,是大片丰饶的土地,熏衣草开着花,麦子已经成熟,水稻的秧苗正在生长。紫色的熏衣草、金黄的麦子、碧绿的秧苗和田野里的绿树一起绘就了丝绸般柔美的田园风景。这块美丽的土地,两千多年前正是乌孙古国的领地。今天的伊犁是哈萨克族自治州,哈萨克民族是这里的主体。而乌孙人,正是哈萨克人的族源之一。哈萨克妇女爱好绣花,有刺绣的传统,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细君公主时代。不过,寻找养蚕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市场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伊犁的养蚕业并不发达。然而,惊鸿在伊犁城里看见许多树干粗大高耸的桑树群,它们默默地诠释着西域桑蚕的悠久历史。在伊宁县的一个民族度假村里,一株树龄长达250年的古桑树下,一群参加高考不久的中学生们拉起塑料布,在树下开心地打起了桑葚。桑葚“扑落落”落下来,学生们快乐的笑声传出很远。这些2000年前随细君公主来自中原的桑树,早已经在西域深深扎下了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6 14:40: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九

[重走和亲路] (第九站)
伊犁盛举
汉家公主纪念馆定格历史瞬间
    6月17日,到达伊犁已经是晚上10点,因为时差,伊犁的天还没黑。未及放下行李,惊鸿直奔汉家公主纪念馆而去。坐落在伊犁市中心江苏大道旁的汉家公主纪念馆,在暮色里显示了它剪影般鲜明的轮廓。馆内由两道回廊、三个院落组成。宽大的门楣上,分别用汉字和维吾尔文书写着“汉家公主纪念馆”两行金字。门前的空地上,工人们正在栽种花草,做开馆前的最后准备。

    18日晚,再次来到尚未开馆的汉家公主纪念馆。馆内,用仿真材料制作的细君公主怀抱琵琶,端坐在纱帷轻笼的帐内,神态含羞,目光微微下垂。仔细端详,雕塑制作极其精细,公主脸上纤细的绒毛和手上的关节处细微的汗毛都纤毫毕现,轻捏公主拨弦的手指,竟如真人般有弹性。站立的解忧公主像表情开朗,眉眼含笑,体现了与细君公主不同的性格。而当年代表汉王朝频频出使周旋于西域各国的冯夫人,则骑在马上,英姿飒爽。整个展览以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为主线,运用文字、雕塑、地图、绘画、文物复制品等手段,全面反映汉中央王朝在西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西域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过程,展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几千年来中国历史长河中各兄弟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

    江苏省援疆干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俞明在纪念馆介绍了有关汉家公主纪念馆的情况:汉家公主纪念馆是江苏省第一批对口支援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在江苏省第四批援疆干部的奔走努力下顺利建成。为了建设汉家公主纪念馆,伊犁州政府和纪念馆筹备组曾多次派专人前往扬州和徐州,了解收集江都公主刘细君和楚公主刘解忧的相关资料,为纪念馆陈列布展作准备。由徐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纪念馆占地50亩,其中刚完成的一期工程占地10亩。纪念馆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伊犁市最大的市民公园。第四批援疆干部的任职即将到期,6月28日,他们就将告别新疆返回江苏,但他们付出了大量心血的“汉家公主纪念馆”将定格下细君与解忧两位来自江苏的公主的故事的历史瞬间,并继续书写中原与西域之间恒久的情谊。俞明幽默地说:“中原2000年前就派出了‘援疆干部’,而且是‘女干部’。汉家公主纪念馆的建设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作为新疆风情万里行”新疆国际旅游节——伊犁草原风情游开幕式活动的重要项目,20日上午,汉家公主纪念馆正式开馆。一早,整个伊犁市就如节日般喜庆和热闹,纪念馆门前的回廊下,也坐满了自发而来的各族市民,静静等候开馆。中午12时,剪彩仪式过后,参观者纷纷涌入馆内参观。一位哈萨克族老妈妈看完展览出来后高兴地说:“细君公主长得真好看!”皮肤黧黑的伊宁县榆群翁回族乡上皇宫村村长皮尔萨说,他们村今天来了足有200名村民,大家一早就从几十公里外赶了过来,想参观公主纪念馆。他说:“我们以前就听说过细君公主的故事,但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来龙去脉,现在看了展览,就明白了。以后有客人来,我们会告诉他们公主和亲的故事。”

    在昨天的开馆仪式上,有几位来自细君公主家乡的客人,扬州汉陵苑为汉家公主纪念馆送来了一(提手旁加不)来自公主家乡的桑梓之土,表达家乡人民对细君公主的纪念之情,细君公主祖茔所在地、仪征新集镇的负责人也专程从扬州赶来,参加开馆仪式,生活在两千年前的细君公主,在今天的扬州和伊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伊犁有开发建设乌孙国“夏都”宫殿旅游项目的打算,夏都,正是刘细君在乌孙生活的宫室。扬州方面也有为细君公主塑像、雕刻其思乡的诗歌《悲愁歌》和建月牙台作为细君思乡处的意向。两千多年前,扬州和伊犁因细君公主和亲结下了情谊,今天,作为公主的“娘家”和“婆家”,扬州和伊犁有理由走动得更勤快。在伊犁草原风情游开幕式上,惊鸿注意到了主席台上拉出的一条横幅“南通——伊犁两地旅游齐携手共发展”,而一支来自无锡的百辆自驾车旅行团,则给了惊鸿在扬州与伊犁两地之间发展双向旅游互动以无限遐想。扬州丰富的人文景观给人深厚的吸引力;伊犁美丽的草原风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充满向往。这样的互补旅游,会引起两地旅游界的兴趣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6 14:14:4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西行漫记之十

[重走和亲路] (第十站)
特克斯河
魂随黄鹄归故乡


    惊鸿到达伊犁后的最大心愿,就是找到细君公主当年生活的地方。

    6月19日下午,惊鸿前往位于伊宁县的拜什墩,追踪乌孙古墓的遗踪。“拜什墩”是哈萨克语中“五个大土包”的意思。汽车沿着公路行驶,公路两侧是哈萨克牧民的草场。距离伊犁约70公里,远远的草场深处,出现了几个大土包。下车步行良久,终于来到这些乌孙古墓的跟前。这些乌孙古墓呈南北向排列,行成一个微微的半月型,每个土包之间,相距约三四百米。在五个大土墩之间,尚有一些不甚明显的土墩,总数为9座。攀登到土墩顶部,惊讶地发现,土包顶部有一个直径约3平方米的大挖掘坑。显然系盗墓者所为。逐一攀登后发现,其他墓葬也无一幸免。这里虽是草场,却长满骆驼草,近似戈壁。古墓虽多,显然不是适合的乌孙国都。

    《汉书》中对刘细君来到乌孙后的记载,虽只寥寥数语,却透露了她在西域生活的大体情况。细君公主来到西域后,不适应逐水草放牧的流动生活,因而单独建造了宫室居住,一年与丈夫、乌孙王昆莫只能相会一两次。乌孙国放牧的草场,分夏草场和冬窝子两种,建有夏都与冬都两座都城,考虑到气候环境等诸因素,细君公主应居住在温暖的夏都。
21日,惊鸿来到特克斯县,在县建设局,看到了一幅“特克斯县恰甫其海水库景区乌孙夏宫详细规划”图,夏都宫殿、乌孙国王牙帐、乌孙村落、乌孙国雕像群、乌孙鼓乐台、乌孙博物馆等列陈其上。据介绍,乌孙夏宫将再现细君公主在乌孙生活的场景,该项目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点旅游项目,即将投入建设。

    下午,惊鸿赴特克斯寻找细君公主遗迹。山道崎岖,路况很差,越野车颠簸摇晃得如船遇风暴,从县城到古孙古墓聚集的特克斯河谷,短短50公里,竟然开了一个半小时。这里正是位于八卦城以东特克斯河南岸的河谷平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十分平坦,周围的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松林,河谷里散布着500多座乌孙古墓,这些古墓,大多是当年乌孙贵族的墓群,其中一些墓葬,一改乌孙人的葬俗,在墓穴周围用原木围成墓廓,显系仿汉葬制。远处牧羊人赶着羊群,流动在漫漫草海里。周围景色与《汉书·西域传》中乌孙国“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木旁加满字右边)”的记述十分相似。新疆大学历史系教授苏北海在《新疆历史地理·汉代乌孙居地考》一书中认为,特克斯河谷,正是当年乌孙国的夏都。据史书记载,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时在夏都被迎娶,当时称此地为“汉草原”。

    那么,细君公主当年真的生活在这里吗?如许的乌孙古墓中,哪一座才是你的香冢呢?特克斯属于寒温带,气候专家分析当地气候变化后认为,在细君公主时代,当地夏季最高温度为20度左右,时间延续约两个月,这种温度,最适合牧草生长,也最适合游牧民族作为夏季草场利用。这里地处特克斯河谷平坦的大草原,地貌平坦,远离战场,离水源较近,适合居住。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人的主要族源,古老的哈萨克民族,以前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主要靠一代代口头相传,在哈萨克人中至今流传着:“国王的草原在哪里?在喀拉峻(哈萨克语,黑色而富庶的莽原之意)”的句子。汉书记载,乌孙人居住在伊犁河南缘,伊犁河由特克斯河、喀什河和巩乃斯河三河汇流而成,而特克斯河正是伊犁河南缘最大的河流,其河谷也是水草最丰美的河谷。因此,有理由相信,这里被定为乌孙国夏都所在地的可能性最大。

    当年,举止得体懂礼的细君公主没有忘记自己身负的使命,经常以币、帛赏赐给乌孙王身边的王公贵族,以维护汉室与乌孙的关系。因为细君公主肤色白净、花容月貌,深受乌孙人的喜爱,他们称她为“柯木孜公主”(哈萨克语“马奶公主”之意)。然而,乌孙王昆莫毕竟年老,细君公主与其言语不通,而“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的乌孙生活,令她寝食难安,故乡又远在万里之外,亲人再也无法相聚……这一切,使得细君公主内心有着深深的哀愁和忧伤,她写下了《悲愁歌》抒发自己的情感。汉武帝读到这首感情深沉的诗歌后也动了恻隐之心,每年派使者送帐帷织锦给细君公主。昆莫因自己年老,欲将细君嫁给其孙岑陬。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细君公主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乌孙国这种在她看来有悖人伦的风俗,不肯答应。她上书给汉武帝,叙说此事,武帝在其回信中要求细君“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在国家利益面前,细君公主同意嫁给了岑陬。昆莫死后,岑陬继任成了乌孙王,细君公主与岑陬生有一女,取名少夫。身体纤弱的细君公主忧郁成病,嫁到乌孙5年后,就病故了。细君公主在乌孙生活的年头虽然不长,但她对于汉王朝联乌抗匈、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对于中原与西域疆域的统一起到了关键性的奠基作用。

    2000年过去了,当年的乌孙国夏都已经没有一丝痕迹留存。站在苍莽的原野里,惊鸿似乎能从眼前馥郁的野花、耳边掠过的清风里,感受到细君公主留下的气息,眼睛里不禁有些湿润。联想到从扬州一路寻访进入新疆后,每到吃饭时辰,经常面对满街气味膻腥的奶茶、酸奶子、烤羊肉、手抓肉、手抓饭和硬如砖块的馕等食品不知所措,深深体会到细君公主乌孙生活的不易。细君公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后记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广告联系|Archiver|踏花行 ( 浙ICP备09015114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227号

GMT+8, 2024-9-28 18:20 , Processed in 0.0907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