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行花卉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对我而言,“肥”真是个迷(第21页203楼有新内容:不简单的菇棒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问题5:为什么已经肥力很差的土地,不向壤土里加任何东东,只要能停种一段时间,其肥力就会增加?
同意楼上说的,空气里面肯定有能转化为土壤养分的成分。
我觉得Lz先前说的“锄头下面三分肥”跟这个是一个道理,锄地并非是锄头直接带给土壤营养,而是让土壤疏松后,更多的接触到空气,从而能吸收并转化更多的养分,这个从空气成分的构成上也可以解释;而野地里茂盛的野草也可以为这个理论提供例证,野地是基本没有人施肥的,并且只要温度适宜,会不间断的有各种野生植物生长,这些供野生植物生长的养分,主要来自于天地间。

点评

向积极参与,敢于直言,勇于探索的态度致敬。  发表于 2013-3-12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的我 于 2013-3-12 23:01 编辑

        朋友们的积极参与,确实进一步激发了我继续写贴的兴趣。既然已经展开了关于问题5的讨论,那么就不妨先不依我原设想的论述思路,先来尝试解答问题5。

        问题5:为什么已经肥力很差的土地,不向壤土里加任何东东,只要能停种一段时间,其肥力就会增加?
通过考察朋友们跟贴中的论述,可以看出,朋友们和我一样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可以在现实中观察得到的现象。换句话说,这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伪命题。

        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综合因素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单因素的问题,换句话说,若要严谨论述,则因果关系并不单一。但是,若将全部因果关系全部理清并阐述出来,确实由于如下原因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1)背景知识不够;2)试验数据不充分。最主要的是,我认为这些因果关系若不分主次全部罗列对我们清晰认识该问题可能帮助不大。所以我所尝试解答此问题是站在尝试解答此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并不想对所有因素进行面面俱到地论述。关于这一点,请朋友们理解。

        题5中,有几个关键词:肥力、停种、不向壤土里加任何东东。

       我理解的这3个关键词是:
             肥力:等效于壤土中当前能被植物吸收的物质的量;
     停种:没有或非常地少具有消耗或减少“肥力”的事件;
    不向壤土里加任何东东:没有人为加入可被植物吸收的物质的事件。

  肥力差,停种一段时间后,肥力增加。若从纯逻辑推理的角度看,则只能是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壤土外进入;2)壤土内产生;3)壤土内的抑制植物吸收的环境发生变化并且是向减少抑制的方向发展。

  我个人认为,肥力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2)壤土内产生;其次是3)减少了抑制因素;再其次是1)壤土外进入。下面,请允许我详细论述:

  首先说原因1:壤土外进入
    1)空气中确实有大量的氮气,但是它们是相当稳定的惰性的,无法被生物直接吸收。甚至氮气稳定惰性的特性是那样地突出,而被人类应用于焊接防氧化保护工艺过程中。根据科普知识,我们知道:氮气是可以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但若无微生物的参与,自然的物理化学过程则需高能环境,例如:雷电。(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较高能量环境对氮气转化而言其能量还是太低,所以才被应用于焊接中的防氧化工艺。)
    2)空气中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地球这一碳基生物球而言,二氧化碳对生物是那么地重要,是植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物质(比氮磷钾的需求要大好几个数量级),由此,有人形象地称二氧化碳为气肥,本人也是极为赞同这一说法的。竟管如此,但是该物质对植物而言,是通过植物的叶而非根吸收的,不仅只能从植物的叶而且还必须在光能的作用下,才能由植物叶中特有的叶绿素来完成吸收的过程。而且,纯逻辑地讲空气中二氧化碳对植物的影响与是否停种是无关的。
    3)空气并非纯净的空气,有着许多的杂质及尘埃。这些杂质及尘埃可能含有植物可吸收的肥。这种可能真无法排除。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其杂质及尘埃的数量与土壤相比,怎么比呢?随便一小撮壤土就可相当于一大体积的空气中所含的杂质或尘埃了。
    4)另有一个外部进入的途径是:地下水的运动,尤其对接地气的大田而言这是不可排除的一个外来物质的因素。但是,我们注意到了:“肥力差,停种一段时间后,肥力增加。”不仅是大田如此,花盆中,花池中,种植箱等也有类似的现象。
  综上4点,所以我认为原因1可以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现在讨论
原因2:壤土内产生
    1)壤土的包容性令人叹为观止。从表面看壤土那么地象一堆矿物粉尘,其事实也确实如此,但若用仪器细观,其内容物是那么地令人难以想象。且不说一把壤土如何,在儿童的科普读物中就谈到过显微镜下的一滴普通的池水:残渣、虫、藻、菌…..若在说到视线更深的元素、分子团、生物各种干扰素等则更是种类繁多,令人数不胜数。一滴水如此,那么壤土……..怎么想象都不为过。肥力差的壤土,其壤土中缺的不是除矿物粉尘之外的这些杂质,而是缺少植物能吸收的生长过程所需的那些物质。这些物质怎样从壤土内产生呢?
    2)因物理化学过程产生。我们知道,物质在自然环境中会风化。即在热能(温度变化)、幅射能(紫外线、其他射线等)、动能(风、地动)等外部能量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现象。这些分解现象会使一些原不能被植物吸收的物质转化为一些被植物可吸收的物质。但我相信这个量是很少的,否则,我们就可以研发一种机器来加工土壤使其成为肥;
    3)由微生物(若要严谨,称为掠能生物更好)的代谢过程产生。我们都知道,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可以高效地分解有机质,因为它们的生长与繁衍本质上就是靠分解有机质而获得能量及构建自身所需的物质。我绝对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对微生物相对于人的科技行为来比有多么高效就不是所有人能想象了(另一方面,分解物质有多么难也是相当多的人想象不了的)。微生物太小,可观性太差。那我们就先观察人(掠能生物的一种)本身:我们将人一日三餐所食之物集中起来进行人为的化学反应(如:燃烧)也能产生出能量并分解其物质,但所获得的热量与维持身体一日为保持其常温所需的热量相比恐怕太少了;人体通过消化这一日三餐不仅获得了如此多的热量,而且获得了相当多的分解物;不仅获得了这些分解物,还另行消耗所获得的能量重组了一些自身的物质;而且还不仅如此,还将所获能量的一部分用于人体的各种耗能物理行为:走、跑、笑、蠕动、呼吸、眨眼、心跳、分泌等。会长胖的人还将储藏剩余未用完的能量。这样看来,若将人的一日三餐之物当柴烧了那是多么的不值啊!可是,人真的这么了不起吗?我们都知道在充分利用食物中的能量方面,人就不如狗。一句成语:狗改不了吃屎。狗吃人屎可以存活,人不行(现在不行,以后科技发达了也许行)。但是狗虽然比人强,但不如鸡,鸡却不如蛆……..可以推下去,蛆不如高等微生物;高等微生物不如次等微生物……次等微生物不如低等微生物。在缺乏肥力的壤土里,也许没有人,也没有狗,但有各种微生物,再贫瘠的壤土,也许连高等微生物都会因缺乏食物还减少数量,但低等微生物却不会少,相反会因“种群优势效应”更好地生存。在缺乏肥力的壤土里,也许没有稀饭、馒头这类可供人吃的食物,也许连人屎、鸡粪也没有,但却不会缺乏有机质,不会缺乏矿物质。微生物不缺,有机质、矿物质不缺这就足够了!这些暂时不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机质、矿物质必将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产生部分可被植物吸收的称之为生物肥的物质。
    4)其实,从哲学的观点,也能对解释问题5提供帮助。生与死、生长与腐败、新生与衰老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统一的。没有有生就没有死,反之也一样,生长与腐败、新生与衰老也是同理。壤土内无时不刻不进行着腐败分解,无时不刻不进行繁衍生长。当前时刻壤土里所反应的肥力,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应,当我们停止种植,但却没有停止其它行为,其中就有微生物作用并未被我们停止。
    5)更有意思的是:问题5所反应的事物本质之宝贵,不知是否朋友们意识到了吗:真不亚于上帝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一扇宝贵的但又被隐藏得很深的门。这扇门不是被上帝隐藏,而是被人自身的生活常识所隐藏。通过问题5,我们可以洞察到植物原来能吸收的物质是那么地精细,是那么地狭窄,是那么地有别于其它生物的食物!贫瘠的壤土食物缺乏到:活不了鸡,长不成蛆,甚至连植物自身都显现贫寒之象。在这样依人的思维观念中严重缺乏“食物”的壤土中却依然能通过微生物分解如此不象“食物”的有机质、矿物质来产生植物可吸收的物质。面对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勺肉汤,对人而言,其营养不言而喻,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些东东对植物也差不多吧。最要命的是:这些东东若经过转化后,确实在植物上体现出了强大肥力。由此人们就更相信这些就是植物所需的,而把重要的转化给忘到脑后了,更是忽略了转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

  现在讨论
原因3:减少了抑制因素
    1)肥力除了外来进入,壤土内产生,有没有可能是壤土内其肥并不少,只是抑制(阻碍)植物吸收的因素过多造成的?当停种一段时间后,这些抑制因素减少而使得宏观看肥力增加了?
    2)不得不承认,关于这方面牵扯到的背景知识太多,讨论起来难度很大。但我也不得不说还真有这方面的原因。
    3)首先考虑什么是可能的抑制因素?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1)新鲜的有机质(具有一定活力的有机质)过多;2)老根过多,新根生长空间受限;3)植物间为生存竞争策略而产生的各种生物干扰素,抑制素活力过强。
    4)为什么说新鲜的有机质会是抑制因素?若这新鲜的有机质是植物性质的,尽管它可能没有完整的植物部分,例如只是根。由于植物的生理构成,只要它还有活力,依然还会从周边吸收水分及肥,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新鲜的有机质,无论是植物的还是动物性质的,由于它们都具有防止外侵的生理功能,所以能攻击它们的只能是那些高等一些的微生物,它们具有攻击其防御体系的能力。正如老虎不能兼具食肉食草两付消化系统一样,这类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并不彻底,相反,它更依赖于环境中现成的各种植物也需要的物质,例如:氮、磷、钾,来快速进行它们的生理代谢过程;更更重要的是,这类微生物的攻击能力之强,产生的生物干扰素将会大大抑制其它对它们而言称其为杂菌的生长,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由于这三个方面,所以我说:新鲜的有机质会是抑制因素。
    5)为什么说老根过多,新根生长空间受限会是抑制因素?我们知道,不仅人会生老病死,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在无时不刻进行着新老更替。人体是这样,植物也是如此。根从新生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老化,表现为吸收能力弱,抗外侵能力差。特别是抗外侵能力差,将使其抗不住来自能攻击新鲜有机质的微生物的侵袭,这样不仅已论述过的新鲜有机质会是抑制因素的原因成立,而且老根所占据的空间由于有害微生物的原因,新根也不能正常生长。所以,我说:老根过多,新根生长空间受限会是抑制因素。
    6)为什么说植物间为生存竞争策略而产生的各种生物干扰素,抑制素活力过强会是抑制因素?这个问题其实只要解答了植物是否会产生对其他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生物干扰素,生物抑制素就可以了。若能,则当然其抑制作用就存在,当停种后,由于没有新的生物干扰素,生物抑制素产生,而原来的生物干扰素,生物抑制素因风化分解或其它原因而逐渐失去活力。但是,老实说,我还真拿不出植物能产生出可可干扰或抑制其它植物的生物素的证据。但是,我们都知道:植物在对抗虫,对抗菌,对抗食草生物等方面的各种毒素或称其为药用效果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那它怎么会偏偏忘了也要去对付它们的同类――其它植物的竞争?所以,我本人是坚信:植物间为生存竞争策略可产生出各种生物干扰素,抑制素的,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的植物生长产生干扰或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所以我说:肥力差,停种一段时间后,肥力增加。主要是因为:壤土内产生了新的肥;其次是:减少了抑制因素;再其次是:壤土外进入新的肥。

  以上观点,供参考。现在休息一下,看看我的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初春的花蕾,绽放自然的神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3-1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的我 于 2013-3-12 23:36 编辑
iamsuqi 发表于 2013-3-12 22:51
被太阳晒过的土,对植物生长有利,是杀菌作用还是风化?杀菌的话,细菌就不能产生肥了?
壤土外进入漏 ...


   被太阳晒过的土,对植物生长有利,是杀菌作用还是风化?

   我认为:太阳晒过的土,对植物生长有利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干燥脱水及高能射线(如紫外线)进行了灭活. 其灭活,一方面是灭了细菌,另一方面是灭了残留植物(根、茎、叶)的活性,而加速它们的腐败速度,创造让有益菌易于发展的环境,让有害菌不易生长的环境。

   我们对可产生肥的微生物不能只看到是一种,而是形形色色的。有可侵害活体的,有只食腐殖质的;有在高温下可生存的,有在低温下可生存的,有在缺氧气情况下生存的,也有在强氧气下生存的,有在潮湿环境下生存的,也有在干燥环境下生存的。甚至在北极,在大海深处火山口等十分极端环境下都有微生物的存在。所以,一个区区太阳照就想要全部灭杀全部种类的微生物是多么的不可能!

   但是,由于我们的种植是在常温下,是在潮湿的情况下,在土的深层是低紫外线量的环境下。因此通过太阳照而形成短时间极端环境,从而杀灭了包含有害病菌在内一些在上述情况下生长的细菌的目的,其中也杀灭了有益菌。但是一旦生存条件恢复,细菌的繁殖能力将会使其十分迅速扩张。但是,是什么环境才能让杀灭细菌后的壤土能更多生长有益菌,而尽可能少地生长有害菌?这正是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太阳消毒壤土成果的重要措施,否则,太阳晒土消毒的成果将会前功尽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南平
      最近半个月迷上了种花种菜,如果我能早一点看到这帖子,也许就不会丢弃那么多土。

    我家阳台有个小花圃,以前觉得养花太多虫,都被我拔了,土放那里有很多年了,早已经干了。前2星期,我以为这样的土没营养了,花了几天时间把土全部挖出来,换成椰土搞无土栽培。丢弃的土一部分被楼下的老太婆看见拿去种菜了,我看她要这样的土,另一半我就带到了单位。

    我是搞微生物检验的,平时配试剂需要用高压锅灭菌,那部分带到单位的土就被我拿去高压了。因为我觉得土壤消毒最彻底的肯定是高压灭菌。其实我认为太阳晒土灭菌有限,在泥土铺平摊开的情况下,更多的意义还是在于灭一些虫卵。细菌中有些菌以芽孢的形式存在土壤中,耐热耐寒耐酸碱耐药,几十年都可以生存,只有高压才可以把他们彻底消灭。当然这只能处理少部分土,对于种植地大面积的土肯定用别的方法来灭菌。所以之前灭完菌后的土我也一直i在思考这样的土究竟还肥不能用不?看了这贴后我很受触动,按照楼主的推理,应该要有有益菌在土壤里面,才有肥力。而消毒后的土,只要暴露在空气中,很自然的空气中的细菌就会在里面定居,那应该还是有肥力的。过几天我试试这种经过多年休息而后被彻底灭菌的陈土在不加任何肥料的情况下能否种好东西,不过我真担心没加肥料能行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南平
   今天早上单位在拆一面几十年的老墙,我提了个篮子下去挖老墙土,结果却被一群人告知,墙含有石灰跟水泥,不能用???这是为啥,究竟该听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在踏花上看到的最为精彩的帖子之一。

点评

谢谢您的赞誉及鼓励.  发表于 2013-3-17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cjqxxf 发表于 2013-3-14 10:02
今天早上单位在拆一面几十年的老墙,我提了个篮子下去挖老墙土,结果却被一群人告知,墙含有石灰跟水泥, ...

        单位的墙是水泥砖墙吗? 若是, 你同事说得对, 这种老墙含水泥,碱性太大,不利植物生长.

        而农村的老土坯墙,不仅其砖是完全由土来制造,而且未经煅烧. 不仅如此,就连砌墙时用的粘合剂也是纯黄土,最多加少量的麻.这样的原生态的老墙,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上的肥力,只有当亲眼见时, 方知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点评

若是酸性的土,本身也要加一些石灰才好. 所以,若是少量,我想不仅无大碍,也许还有益,也难说.  发表于 2013-3-17 20:56
那个墙也有几十年了,砖跟泥砌的,但是外面白白的似乎有石灰水泥,我以为可以用,还挖了点混到园土了,如果不能用这泥怎么办  发表于 2013-3-17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cjqxxf 发表于 2013-3-13 23:33
最近半个月迷上了种花种菜,如果我能早一点看到这帖子,也许就不会丢弃那么多土。

    我家阳台有 ...

        高压锅高温灭菌是绝对灭菌, 是高成本的. 彻底地灭菌措施. 而我理解的太阳晒壤土, 一是通过干燥土壤形成脱水环境, 二是通过摊薄壤土,加大紫外线接受量,而部分杀灭或抑制原本是生活在潮湿环境,原本是生活在低紫外线环境中的细菌;另外,通过干燥也灭活了壤土中各种植物碎屑的活力, 利于将来壤土中有益菌的取食; 另外,您说得对,通过干燥土壤可杀灭虫卵或驱赶一些昆虫.不管怎样,太阳晒壤土是低成本的,无污染的,相对消毒方法. 所述意见,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广告联系|Archiver|踏花行 ( 浙ICP备09015114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227号

GMT+8, 2024-6-22 20:26 , Processed in 0.2672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